媒体支持
联系我们

沈杰
展会咨询QQ: 1799696971
手机: 18721265877

首页 新闻中心

中国医疗器械市场潜力大,多因素推动行业快速增长

中国医疗器械市场增速明显超过药品市场增速,约为药品市场增速的2倍左右。

从医疗器械与药品市场规模相比来看,发达国家基本达到1:1,全球平均水平约为0.7:1,中国市场仅为0.25:1,医疗器械市场还有巨大的成长空间。

中国人均预期寿命持续提高,从1982年的67.80岁提升至2015年的76.34岁。

老龄化进程加快,2017年中国65岁以上老年人数量已经超过1.5亿,占比达到11.4%,而且仍在持续提升。老年人对医疗保健的需求更大,对医学影像检查、体外诊断检查、心脑血管器械、骨科耗材等医疗器械的需求也会持续增长。

医保基金持续保持稳定增长,2017年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收入17932亿元,同比增长37%,支出14422亿元,同比增长34%。

随着医保控费、控制药占比、取消药品加成政策的实施,医保基金收入增速实现对医保支出增速的反超。累计结余与当年支出的比例也从2014年最低点83%提升至2017年92%,医保基金的支出安全性进一步提升。

作为医疗服务的主要付费方,医保基金收入和支出的稳定增长也将推动医疗器械市场持续扩容。

推动因素一: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许可管理权限进一步放开,促进未满足的临床需求放开。

2018年卫健委发布《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许可管理目录》,将甲类配置证(国家卫健委管理)从12个减少为5个,将乙类配置证(省级卫计委管理)从5个增加为7个(含甲类调整为乙类),许可设备目录减少30%。

由于甲类配置证由国家卫健委负责管理,流程复杂时间长且新增数量受限制,此次调整将PET-CT、内窥镜手术器械控制系统、64排及以上CT、1.5T及以上MR等产品由甲类调整为乙类,能够促进大型医院未满足的需求快速释放。

推动因素二:分级诊疗推动基层医疗机构发展,医疗器械配置需求增加。

国家持续推动分级诊疗,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实现“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目标。

基层医疗机构由于预算有限,医疗器械配置不齐全,随着分级诊疗推行,对医疗器械的需求大幅度增加。

尤其是2017年以来原卫计委发文在二级及以上医院建立急诊急救体系相关的5大医疗中心(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创伤中心、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危重儿童和新生儿救治中心)建设,各省陆续制定落实方案,未来几年医疗中心数量将会大增,对影像设备、超声、体外诊断产品、心血管/骨科耗材等配套设备的需求也会大增。

近期卫健委发布《全面提升县级医院综合能力工作方案(2018-2020年)》,进一步提升县级医院综合服务能力,力争实现县域内就诊率达到90%左右。

方案提出到2020年,500家县医院和县中医医院分别达到“三级医院”和“三级中医医院”服务能力要求,在当前2439家三级医院的基础上相当于增加21%。

这500家医院将重点加强病理科、医学检验科(临床体液、血液,临床微生物学,临床化学检验,临床免疫、血清学,分子生物学等专业组)、医学影像科(X线诊断、CT诊断、磁共振成像诊断、超声诊断、心电诊断、脑电及脑血流图诊断等专业组)等学科建设,对医疗器械的采购需求将明显提升。

推动因素三:由于限制药占比、取消药品加成等措施落地,公立医院最主要的盈利来源从药品变为医疗器械,公立医院有更强的动力采购医疗器械以增加收入。

《中国首部公立医院成本报告》调查数据显示:从收入结构来看,药品仍然是公立医院的主要收入来源,占比在33%-40%左右。但药品增速低于医疗器械相关的卫生材料、检查、化验的收入增速。

从医院科室盈利能力来看,临床科室由于对药品依赖大,大部分临床科室都处在亏损状态;而以来医疗器械的医技科室则具有极强的盈利能力。

相比药品,医疗器械相关收入增速更快且盈利能力更强,对医院盈利贡献更大,也会更受医院青睐,加大医疗器械配置力度。

                                                                                                                   文章来源乐晴智库   报告来源:申万宏源(梁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