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9日,国家卫健委发布《关于印发患者安全专项行动方案(2023-2025年)的通知》(简称《通知》),该行动方案包括3个方面12条具体措施(完整文件见文末),其中多条涉及院内医疗器械管理。
根据《通知》,本次行动将连续3年每年至少完成1轮全院巡检排查和全院患者安全专项培训,范围覆盖全国二级以上医疗机构,目前该行动已进入正式实施阶段。针对医疗服务要素安全,《通知》提出,要加强药品耗材采购、储存、调配、使用全程管理,对高警示药品及易混淆药品,分别存放并设置警示标识,确保药品耗材存储环境符合要求并处于有效期内,及时清理过期药品耗材。严格防止假冒伪劣、过期药品耗材流入临床,严禁重复使用一次性耗材,加强患者自带、外购药品使用管理。对可重复使用的耗材,加强洗消、检测管理,及时清除超使用寿命、性能不达标的耗材。对本机构使用的医疗设备设施进行全面排查,重点关注相关设备设施定期保养检修情况、功能状态,特别是近期进行场地改造、设备设施更新换代、运行机制调整优化的领域要进行细致排查,对变更后的设备设施运行情况进行监测分析,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予以有效干预。《通知》还提出,要保障医疗服务过程安全,严格把握各类检查检验项目的适应症、禁忌症,重点关注无痛检查、内镜检查、有创检查、运动平板试验、磁共振、增强显像或造影等高风险、耗时长或有特殊要求的检查检验项目。业内人士表示,该条体现出政策层面对过度医疗的控制态度,但并不等同于否认上述检查的必要性。方案中明确提到,要在检查前、中、后期给到患者组足够的重视,并要形成相应的流程,可见目的仍聚焦在患者安全身上。她认为,伴随着检查逐步正规化,因检查导致的医疗事故发生率也会降低。在医疗领域,安全是良性发展的基本前提,当患者的信任度提高,相关器械的市场也就有了进一步扩容的可能性。《通知》还提到,要严格落实医院感染管理要求,规范实施深静脉血栓预防,减少院内感染、深静脉血栓栓塞等不良事件,对接受手术治疗、中心静脉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长期卧床等高风险患者,实现全覆盖监测管理。针对不良事件,此次行动明确指出要完善其报告处理机制,其中包括非惩罚性报告机制和激励机制,并鼓励医疗机构在内部就建立相关平台。在这场提升患者安全的行动中,有部分医疗器械有望迎来放量潮。《通知》提到,按要求在院内重点区域/部门(部位)配置抢救车、除颤仪等急救药品和设备设施,保障相关药品、设备设施随时可用。加强对危急值的管理,保障各种急救绿色通道通畅,确保急危重症患者得到及时救治。鼓励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建设应急救治一键呼叫系统,组建相对固定的队伍负责心肺复苏、气管插管等应急处置。考虑到此次行动将持续三年,且覆盖全国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再结合医疗新基建的时代背景,未来相关的领域的市场有望再度扩容。
《通知》中提到,此次行动方案的制定依托于《全面提升医疗质量行动计划(2023-2025年)》(简称《计划》)。除了涉及患者安全管理的内容外,该文件中还有多处与医疗器械领域密切相关。
根据《计划》,医疗机构全面梳理本机构医疗技术临床应用情况,以限制类技术、内镜和介入技术等为重点加强质量安全管理,强化新技术、新项目机构内准入管理,完善技术授权和动态管理等相应的管理制度及工作流程,在保障医疗质量安全的基础上,加强新技术临床应用和适宜技术推广。可以看出国家对于创新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大规模的医疗机构反馈对于企业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有助于推进国产品牌高质量发展,进而加速国产替代。《计划》中还提到要建立健全覆盖检查、检验全过程的质量管理制度,加强室内质量控制,重点关注即时检验(POCT)质量管理,配合做好室间质量评价工作,充分发挥质量管理对于推进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的重要作用。进一步优化危急值项目管理目录和识别机制,强化危急值报告的及时性、准确性。根据专项行动中的“织网”行动,到2025年末,设置完成不少于60个专业的国家级质控中心,不少于10个中医专业国家级质控中心;不少于1800个省级质控中心,不少于300个省级中医质控中心;不少于1.8万个地市级质控中心(组织),不少于1800个地市级中医质控中心。今年8月,国家国家卫健委印发了《手术质量安全提升行动方案(2023-2025年)》,围绕《计划》中的“手术质量安全提升行动”部分进行了详尽的安排,具体包括加强手术风险评估、强化手术设备设施核查、完善手术分级管理机制等一系列措施。可见,在未来三年的全面提升医疗质量行动中,安全是重要的关注对象。近年来我国医疗事业蓬勃发展,市场规模日益壮大的同时也滋生出了种种乱象。相比速度,现阶段的发展对于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形成医疗器械领域竞争的重要指标。对于相关企业而言,这中间蕴藏着新的放量机遇,以及被市场淘汰的不确定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