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医疗器械创新网
医生是医疗创新的源动力!从整个医疗创新流程或全生命周期来看,最前端的临床痛点一定是由医生和医疗机构发现,产业界再进一步跟进,在整个转化链条中,医生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医生从临床实践中得出的思考和发现,推进了各类的医疗器械的更新换代,从而带动了医疗器械整个领域的创新发展。或许医生创新迈出的「一小步」,却为后期医疗器械快速发展奠定基石。
近日,国家医疗保障局在回复关于政协十四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第 03982 号(医疗卫生类 358 号)提案答复的函中表示,要加强对医务人员主导的原创性临床新技术支持力度。回复函中提到:
国家卫生健康委积极推动国家科技计划相关任务部署。目前,正在积极推动科技创新 2030一“癌症、心脑血管、呼吸和代谢性疾病防治研究”重大项目 (简称“四大慢病重大项目”) 组织实施工作。四大慢病重大项目以解决癌症、心脑血管、呼吸和代谢性疾病等重大疾病防诊治难题为重点,注重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临床实践相结合,聚焦慢病防诊治临床研究,加强致病机理等基础性研究工作。拟通过该项目的组织实施,推动我国癌症、心脑血管、呼吸和代谢性疾病等重大疾病防治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突破我国医学科技创新源头创新不足、技术创新少、创新成果转化慢等瓶颈问题。下一步,国家卫生健康委将坚持需求导向和问题导向,充分发挥医学科研人员的优势,进一步加强原创性临床新技术支持力度,推动我国健康保障科技整体水平迈向创新性国家前列,为健康中国建设提供坚实的科技保障。
在中国医疗器械创新创业大赛的参赛的众多项目中,医护人员的参赛项目占比高达20-30%。在各个项目路演环节,除了惊叹于临床医生创新智慧和渊博学识的同时,也感受到临床医生对医学创新成果转化方面的热情及关注。越来越多医生走出医院实验室,面向市场宣讲推介自己的创新项目。在医学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已形成趋势的当下,医学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工作将越发重要,医生作为担此重任的主力军,作为践行“创新来源于临床,回归临床”的先行官,无论是科研,还是主动性地做创新,其目的最终都将指向转化。医学科技创新成果转化过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既充满了挑战,也充满了无限可能。当前我国创新发展正从“模仿式创新”转向“基于临床需求的原始创新”过渡,医生在创新领域起关键作用的是最早期0到1的阶段。而对于当前创新的发展阶段,我国整个医疗创新发展正处于跟随、模仿偏多的阶段。这个阶段存在一个核心特点——创新的起点已基本明确,需要通过工程或者逆向工程将其实现,这主要由企业界和工程界参与,并不需要医生作为原始想法提供者参与。这种情况会导致医生有意向做却有力使不出来,企业方与工程方与医生沟通特别早期创新的意愿不强。首先,医生个人层面对成果转化或创新的理解不够系统,部分产品在成果转化过程中容易被复制、市场商业化难度高也就是难以形成一定量的规模。其次,国内医生培养体系没有工程化的路径和思维,医生的想法需要工程师和科学家来配合,没有相关机械设计原理经验,有时医生的想法在工程上无法实现。第三,大部分医生成果转化经验少,特别是医工、医企合作经验少,磨合需要过程和时间。最后,国内的医生确实时间非常少,医教研已经占了很多的工作时间,现在做创新转化需要付出额外的心力,甚至舍弃一些个人时间才能做相关创新转化工作。其次,政策在具体不同医疗机构的落实需要结合自身的情况制定相关细则,实际操作中不少医疗机构由于对政策导向理解的深度不够,制定细则不够准确,落地流程不够细致等原因导致转化通路遇阻。最后,医学成果转化技术转移专业服务机构和人才极度缺乏。国家政策鼓励医务人员科研技术创新,并从政策和法律上给予了极大的支持,近年来出台并修订多部法律和法规,旨在鼓励临床医生早期参与科研产品的研发和创新,涉及到的法律和法规也在不断健全中。2016年国务院印发了《实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若干规定》和《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行动方案》,形成了从法律条款修订→ 制定配套细则→ 到部署具体任务,形成了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的完整体系。在医疗创新领域,2016年9月,国家计生委等部门发布了《关于加强卫生与健康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工作的指导意见》,使医疗卫生领域的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得到充分保障。在法规和政策性文件方面,国务院、科技部和国家卫健委科教司也订立了多个相关的指导意见: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关于新时代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意见》,国务院关于印发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若干规定的通知,国务院关于优化科研管理提升科研绩效若干措施的通知,国务院关于推动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双创”升级版的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行动方案的通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科技部办公厅关于加快推动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建设发展的通知,科技部关于印发《关于技术市场发展的若干意见》的通知等等。在中国医疗器械创新创业大赛中,医生专场赛已成为当前固定赛事项目,在历届的医生专场赛中,就涌现了大批优秀的医生创新项目,在其他类别赛事中也出现了诸多医工结合创新产品的身影,创新创业大赛为医生提供了科研成果提供了卓越的展示舞台,大赛通过项目路演及专业赛事评选,为临床医生提供了创新需要的融资和培训以及各类产业化服务。良好的口碑和高效的平台服务,让医生路演项目获得了创新创业团队和国内外风投机构的大量关注。此外,谈及医院科研与成果转化,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是业内公认的标杆之一。华西医院院长李为民在被问到“做出科研成果后,医院如何帮助医生实现成果转化,并让科研成果“反哺”医院的高质量发展“这个问题后表示,首先,医院会帮助申请专利保护。其次,设立基金孵化,申报了专利,还需要将专利转化成产品。第三,帮助对接企业。华西医院通过西部医药技术转移中心,积极帮助研究者对接相应的、适合的企业,推动研究成果的进一步转化。第四,支持临床验证。华西医院转化医学综合楼共有187张研究型病床,可以对已经转化成功的产品进行一期临床试验,获得产品通过国家药监局审批所必需的临床试验数据,加速产品获批上市。有了专业的展示平台、相关政策支持配合专项基金扶持,将进一步助推医生转化,也将带动国产医疗创新走向真正的自主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