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新闻中心>

上海多种途径让优质医疗资源“沉下去” 提升基层医疗水平

上海正在努力通过打造城市医联体,让优质医疗资源“沉下去”,将基层医疗水平“提起来”,以满足民众就近就医的需求。记者6日走访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下称:仁济医院)获悉,该院与多个基层医疗机构通过签订合作协议的方式开展紧密合作,不断探索“多维融合资源赋能互通共享同质运营”的医联体建设模式。据了解,在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最新印发的《2023年上海市卫生健康工作要点》(下称:“工作要点”)指出,推动实施城市医疗联合体改革试点,提高区域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效率和利用效率,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该“工作要点”提出要深化紧密型医联体建设,强化医联体各成员单位人、财、物、信息等统筹管理、集约使用,推动完善紧密型医联体医保支持政策。仁济医院方面告诉记者,已建立了“紧密型医联体”“专科联盟医联体”“仁济-社区‘双签约’”三种不同的管理模式。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仁济医院与浦东新区、宝山区、嘉定区、闵行区的四家区域性医疗中心共同建立分院,打造紧密型医联体。优秀的人才“扎根”上海各区,让更多民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同样优质的医疗服务。在嘉定区中心医院,记者获悉,该院引入仁济医院专家,针对一些疑难杂症,通过远程视频、会诊,嘉定的患者享受到更优质的医疗资源。为进一步加强区域风湿免疫学科建设,仁济风湿免疫专家团队除了在嘉定区中心医院开设专家门诊,还增设风湿免疫实验室,以更好地推动风湿免疫疾病的早期诊断和规范化治疗,降低风湿免疫病致残率和致死率。同时,仁济医院已与杨思医院、安达医院、长航医院建立起专科联盟医联体。通过专业人才培养、特色科室建设、医疗水平提高及专业会诊、绿色通道转诊等方式,进一步形成上下联动、优势互补,为民众优质的医疗服务。专科联盟医联体单位共同开设“联合病区”,将一些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下沉至医联体单位。在仁济医院(杨思病区),记者了解到,患者在仁济医院东院急诊科接受治疗后,病情相对平稳可转诊至杨思医院联合病区进行后续治疗及康复治疗;如联合病区患者病情加重或需要紧急救治,仁济医院会委派急诊内科高年资医师及时会诊,指导救治,必要时可转入仁济医院接受治疗。与多个街镇合作开展“双签约”,是扩大仁济医院优质医疗资源辐射范围的又一个途径,通过全科医生直接参与签约服务、家庭医生经绿色通道优先转诊等形式为签约民众提供“一站式”服务。仁济医院还派驻行政管理和科室骨干等人才梯队至区域性医疗中心,推进紧密型医联体建设。以仁济医院浦南分院为例,38个科室主任全部由仁济医院科主任兼任。与此同时,仁济医院的专家名医下基层、走社区,心内科主任医师张清定期在黄浦区豫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诊,“张清名医工作室”成立五年来,月均就诊人次百余例,近40余例疑难及危重病人被转诊至仁济西院心内科病房;风湿科副主任医师戴岷自2018年4月起,每周在黄浦区老西门地段医院坐诊,同时开展社区科普讲座,进一步提高老年人健康知识储备。据悉,仁济医院现已建成可支持无缝转诊的信息平台;进一步打通了诊疗全流程的数据信息共享,支持转诊各类信息实时查看。仁济医院创新提出基于区块链的医联体电子病历共享服务,进一步扩大医联体内电子病历共享的业务范围并提升共享过程中的安全水平

更多资讯关注 深圳国际医疗器械展 官网:www.ylqxz.cn/shenzhen